由图4(a)曲线可以发现,扇形阀的相对开度在0、0 • 7范围内时,流量曲线略微下凹,表明这一行程范围内流量变化速度先慢后快;而相对开度在0 • 7、1区间内时,几乎与直线型重合,说明大开度下扇形模型具有直线型流量特性,流量线性变化。结果表明,扇形模型的流量特性曲线介于直线型和对数型之间,且十分接近直线型曲线。
由图4(b)曲线可以发现,随着开度的增加,曲线斜率逐渐增大。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:相对开度在0、0.4的区域附近时,曲线斜率小于1,流量变化速度缓慢;相对开度在0. 4、0 .5 的区域附近时,曲线斜率接近1,流量均匀变化;相对开度在0.5 、1时,曲线斜率大于1且迅速增大,流量变化速度加快。结果表明,环形模型的理想流量特性曲线接近对数型。
将两种简化模型的流量特性曲线进行对比,容易发现两种不同结构的模型对应不同的流量特性:扇形模型的流通面积与行程之间是线性关系,其理想流量特性曲线接近直线型;而环形模型的流通面积与行程之间是平方关系,其理想流量特性曲线接近对数型。结果验证了调节阀的流通面积分布是其流量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,而且其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。
流通面积分布影响调节阀流量特性。根据这一思想,本文对一种网孔型套筒阀进行了优化,仿真i十算了优化前后两种阀的流量特性,对比分析了两者的调节特性。
本文选择的网孔型套筒阀结构如图5所示,通过调节伸缩筒的位置来控制流通面积,从而实现流量调节,伸缩筒从右向左运动,依次实现1、7列网孔过流。优化前的网孔,沿环向均匀分布直径为30 mm的圆形孔,每列90个,如图6(a)O而优化方案则通过改变网孔的分布来改变其流量特性,网孔数量从 1、7列依次递增,分别为30、40、50、60、70、80、90个,如图6(b)。
管路直径为1 200 mm,管路长度取阀前6 000 mm,阀后12 000 mm;由于模型结构相对复杂,故采用四面体网格与六面体网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网格划分,对于网孔附近的区域,因其网孔小、前后压差变化大,故而采取加密处理,总网格数量在 35、50万之间,因加密区域范围不同而异,网格划分结果如图7。分别计算并拟合出两种阀的流量特性曲线,结果如图8。
优化前网孔型套筒阀的网孔均匀排列,流通面积随行程线性分布,这一特点与第二节中的扇形模型一致。计算结果表明该型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为直线型(如图8中曲线l),与扇形模型的近似。此阀具有直线型的调节特点,能满足流量线性变化的系统需求。
优化后的调节阀的网孔数量随开度的增加逐渐递增,其流通面积与行程的关系为非线性,且介于线性关系和平方关系之间。计算结果表明其流量特性曲线为抛物线型(如图8中曲线 2),介于直线型和对数型之间,对比第二节中两种简化模型,可以发现流量特性与流通面积分布的关系是相对应的。计算结果同时表明,此阀具有抛物线型流量特性的调节特点,较之优化前,此阀在小开度时流量变化缓慢,大开度时调节灵敏度较高,能满足流量调节要求为抛物线型的系统需求。通过优化,该型网孔型套筒阀实现了更多的流量调节特性。